学习安徽网-凯时尊龙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凯时尊龙-ag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 > 专题聚焦 > 专题聚焦-文章

皖美这十年|安徽:传播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

时间:2023-01-01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岳 李晓群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安徽省广大干部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典型立足岗位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构筑起引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风向标,以昂扬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安徽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展现良好时代风貌,涌现出一批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最美公务员等先进典型,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榜样力量处处彰显。一张张朴实面孔,一个个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歌。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与标杆,带动着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时代楷模”张劼:“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将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时代楷模”张劼坚定地说。10月11日上午,穿着警服的他奔波在巡逻卡点、执勤卡口、警务站,检查安保工作,排查消除路面安全隐患。

为加强路面巡逻防控工作,张劼每周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从民警的巡逻路线、巡逻内容,到警用装备的交接保管、接处警登记记录,他一项项检查、督导,提出优化方案。

今年张劼受命筹建铁骑警队,他对预设的巡逻路线、点位反复摸排;200公斤的重型摩托,他带领骑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过关”。

“在新的岗位上,我想通过一些探索让特警这支队伍形成合力、提高战斗力,为打造本领过硬的公安铁军出一份力。”去年10月,张劼被任命为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虽然他的岗位变了,职务变了,但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初心一点没有变。

“劼哥的工作节奏很快,在办公室、训练场、健身房,都能看到他,每天不是在忙工作,就是在练体能。”民警张森说,大家还是习惯称张劼为“劼哥”,他就像一个陀螺,一直在转,总有用不完的精力。

“人民警察为人民,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我的使命就是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张劼说。2016年,在参与处置蚌埠“1·05”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时,为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张劼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控制住犯罪嫌疑人,自己却全身30%皮肤深二度烧伤。

在本地医院抢救期间先后两次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张劼几番游离在生死边缘,待病情稳定后转入上海的医院。此后3年多,浴火重生的他,共进行了20多次手术,40余次植皮。每一次植皮换肤,都是一次痛不欲生的磨难、一次撕心裂肺的煎熬。在疗伤期间,他手术后刚能下地走动,就在病房里做起了俯卧撑。出院后,他从慢走、快走到慢跑、长跑、游泳……不断提高体能,让自己用最快的方式回归到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2017年夏,张劼回到了队里。那段时间警队准备全省技术大比武,满脸缠着弹力绷带的他每天都跑到队里,了解队员的训练情况,甚至亲自下场指导。

在恢复中训练,在训练中恢复,他的身体各项机能稳定向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我将以十分的忠诚和满腔的热血干好本职工作,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张劼说。

“最美公务员”刘双燕:“为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最美公务员”、省税务局干部刘双燕再次选派到村,今年来到金寨县熊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她说:“要继续为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奔波在熊家河田间地头的刘双燕满怀期待。“党的好政策让贫困地区群众踏上小康之路,相信党的二十大带来更多民生福祉,期盼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让乡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双燕说。

刘双燕告诉记者,无论是她以前驻村扶贫的利辛县陆小营村、朱集村,还是现在的熊家河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惠农政策陆续落地,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历经10年驻村,为什么又回到农村?“过去的10年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想继续为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刘双燕说。从2012年至2021年,她先后在利辛县陆小营村、朱集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其间两次主动留任,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满。“金寨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之一,身为一名党员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将这里发展好。”刘双燕说。一到熊家河村,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优化基础设施强产业,新建基地阳光大棚,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品牌,组建“红色宣讲团”,为金寨县全军实验学校争取近30万元教学物资捐赠……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我们正在组建全军实验学校杜鹃合唱团,以此来培养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开拓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学校的课外文化生活,让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边广阔的世界。”刘双燕介绍,前不久,爱心企业的捐赠物资已陆续到位,杜鹃合唱团已完成组队并按计划开展集训。

无论是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乡村振兴的田野,刘双燕以自己扎扎实实的努力,始终坚定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今后,我会立足岗位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群众。”刘双燕说。

“最美奋斗者”陈贤:“把更多法治温暖送给受援对象”

“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援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为一名党员律师,我希望把更多法治温暖送给受援对象,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近日,公益律师陈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公正在心,公益在行。陈贤,安徽省首位援藏女律师。在祖国边陲,她历经苦寒、穿越尘沙,却不忘投身公益的本心,被赞为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先后获得“最美奋斗者”“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成为一名公益律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追求别样的人生价值,这是陈贤从业之初就有的梦想。2014年春天,在爱人支持下,陈贤选择了报名援藏。

虽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雪域高原还是给了陈贤一个十足的“下马威”。先是鼻子出血,接着是持续不断的过敏折磨,到了10月份,又是一个多月的感冒。高寒、缺氧、孤独,困扰着她。

在西藏一年间,陈贤与司法局同事下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7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400多件,办结了58件案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次年,组织上考虑到陈贤的身体状况,派她前往内蒙古从事“1 1”活动。这一次陈贤不再孤单,因为在志愿者队伍中,还有她的爱人曹旭。

曹旭也是一名律师。2015年春天,他和妻子商量,希望“与她同行”,陈贤欣然支持,于是这一年他也加入“1 1”志愿者行列。他们成为全国唯一一对参与此项行动的律师夫妻。

从雪域高原到内蒙古草原,陈贤回忆说,自己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了。在内蒙古的一年里,她办理了80多个案件,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在内蒙古一年的服务期快结束时,陈贤又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之后又在新疆连续4年多从事“1 1”活动。

坚守,源于坚定的信念。正如今年国庆前夕,陈贤获评安徽省首届十佳公益律师时的颁奖词所说:“走千山,涉万水,你是从安徽走出的法援先锋。为法律扎根,为人民守望,只为让法治阳光,洒满祖国边疆。”

“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我爱孩子们,继续坚守三尺讲台”

前不久,“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带孩子们去马鞍山市区参观学习,先后来到薛家洼生态园、芦苇江湾、好人馆、博物馆等处,通过参观体验,让他们感受马鞍山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追寻城市时光记忆,从好人事迹中汲取向上向善力量,开启了一堂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我爱孩子们,要继续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坚守三尺讲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叶连平笑呵呵地说。

叶连平是和县卜陈学校的退休教师。1978年他走上讲台,将全部身心扑在农村教育事业上。1991年,他退休后对课堂念念不忘,依然一直无偿为学校代课。在此期间,他眼看着卜陈村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2000年,他决定在自己家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为孩子们免费补习英语。

“他把孩子们当作亲人,奉献了满腔热情、付出了毕生心血、倾尽了所有积蓄。”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说。

叶连平的生活极其简朴,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吃零食,连到外买书,都是自带干粮,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往返全靠自行车,哪怕是骑到南京。他至今还住在30年前的房子里,有一件衣服,穿了许多年还在缝缝补补。

从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作业本等日常学习用品,到自费组织夏令营,带着学生们外出参观学习;从心疼学生家境贫寒,让100多名学生免费吃住在自己家中,到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投入20多万元……2019年,他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拿到10万元奖金,也全都捐出来资助学生。

“孩子,在那边好好照顾自己。”叶连平说。教师节前夕,即将前往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的力清影放心不下,她和父亲一起来到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与94岁的叶老师作别。

在当地,许多家庭的两代人都曾是叶连平的学生,经常一家人一起来看望共同的老师。对于他们来说,叶连平亦师亦父。“我爱我的学生,不管他们在哪儿,不管他们是做什么的,就像是我的孩子。”虽已过鲐背之年,但叶连平说起话来却铿锵有力。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