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ag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作者:吴晓云来源:学习安徽网原创时间:2022-12-30 10:05:33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观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相通

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纲领是解放劳苦大众,为人民谋利益,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其最高纲领是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优良政治基因,它既标志着一个独特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也彰显着与世界其他文明互联互通的包容和开放。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优秀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以实现每个劳动者的幸福为己任,建设一个富裕、公平的幸福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其中的核心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无论是《礼记》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还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仁者情怀,抑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又或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再或是程颢、程颐“至公无私,大同无我”“天理至公”“廓然大公”的哲学思考,以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无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这在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思想有着内在根源的一致性,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社会形态的憧憬,而且两者在理想社会形态上有着极为相似的特性。人民性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体现了对群众的高度重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以政裕民、安民富民思想同样表现出对人或者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实践性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知易行难的思想高度契合。思维方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哲学背景,与中华优秀传统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思维存在内在契合,比如道立于两、阴阳共生、物极必反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一阴一阳谓之道”与马克思主义中矛盾的观点,“生生不息”的思想与运动的观点,“不法古,不循今”的思想与发展的观点,“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联系的观点,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相连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不仅体现在最初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对政党一切行动的指导地位上,也体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进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在选择和接受中获得认同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几乎都具有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当令国人耳目一新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出现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大地时,由于其倡导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新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价值观,立即受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立志为苍生救苦救难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拥护,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为人民翻身求解放的事业中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有着普济天下苍生、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图大志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们的儒者理想,一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便熔铸出改天换地、为人民谋利益的新时代精神,最终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体现大同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二)在革命和建设中结合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简单化和教条化地搬用,而是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这一运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的创造才能”。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自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义和内涵。例如,革命战争年代,《实践论》《矛盾论》正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际和实践,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结合起来创作的光辉著作。

(三)在尊重和坚守中继承弘扬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和原则,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对中国实际、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中国化的第一人,由此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的科学而完美地结合。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也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都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和理论创新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地继承、运用和弘扬。

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相融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一)坚持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承接关系,中国特色不是外在于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而是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明确肯定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以土与根、源与流来说明中华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意义和重要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华文化发展长河的内在延伸。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优秀文化传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二)坚持批判继承

对待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辩证的否定观”,它的精髓是继承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即继承是批判中的继承,批判是继承中的批判,二者并非二元对立。这种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本质上是科学的、理性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一直秉承这种理性态度和辩证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一贯的理性态度,反复强调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对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强调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因此,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创新发展的继承,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新征程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更加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让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入选《百年辉煌的生成密码》一书)

责任编辑:张绪梅 高林

执行编辑:柏尧           

网站地图